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是哪一期(典籍里的中国周易)
- 八字
- 用户投稿
- 2025-11-28 15:30:56
9月21日晚黄金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《典籍里的中国》第十期《周易》,为“典迷们”奉上一场“文化大餐”的同时,也为“易迷”送来福利。从该节目(戏剧)关注度来看,本期热度远超之前,这或许彰显了《周易》的魅力。有人曾经把《周易》《山海经》《黄帝内经》奉为上古三大奇书。《周易》作为一部奇书,讲些什么?也是新时代青年所关心的问题。此次直播笔者看了两遍,总之,有期待、有感触、有提升,也有所思考。
俯瞰天水伏羲卦台山
一、弥纶天地之道

节目组指出:“一部《周易》从思辨的哲学高度,揭示出先民对自然、社会、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,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,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”。这段话给予了《周易》很高的评价,并肯定了其思想高度,易卦爻辞无不思辨,如《乾》《坤》之定位,《否》《泰》之转化,《剥》《复》之往来,再如《革》《鼎》之转变。都于思辨之中求探索,见革新,自然、社会、人文的和谐,不外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布施;中华文化的理想境界,也不外乎追求真善美的结合。关于天文、地文、人文的和谐,真、善、美的有机统一,也是古代思想家长期讨论的三个基本命题,即:“天人合一”、“知行合一”、“情景合一”。
用汤一介的话讲:“天人合一”是讨论“真”的问题;“知行合一”是讨论“善”的问题;“情景合一”是讨论“美”的问题。“真”究天人之际,“善”求心中之法,“美”化诗词境界。所以,几千年来的经济、文化都在趋向“三个合一”。“三个合一”恰好体现了《系辞》里的“三极之道”。圣人设卦观象,借古鉴今,知进退、言变化,皆六爻之动,三极之道也。三极者,有三光日月星,有三才天地人,三生万物通天地,故能与光同其尘。如果一个人能深明变化之道,开物以成务,自然能同三光而永光。
伏羲、文王、孔子穿越时空的对白(剧照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下一篇
返回列表